中国社科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联合发布的《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9)》指出,经过一年多的运行,上海原油期货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货交易市场,未来有望打造亚洲原油定价基准。
蓝皮书指出,当今世界石油价格主要由两大集团决定:一是美欧集团,主要通过WTI(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和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形成定价基准;二是欧佩克石油组织,通过调节石油供给影响国际石油价格。
上海原油期货自去年3月开始运行以来,成交量迅速攀升,目前已经跃升为亚洲最大、全球第三大的原油期货交易市场,仅次于美国的WTI原油市场和英国布伦特原油市场。金联创石油经济首席研究员钟健分析:“上市一年以来,保税交割、人民币结算、成交量等几个方面对国际油价的补充和牵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成交量在目前已经达到了单边交易14万手,达到全球石油期货交易市场的第三名。第一名是纽约的WTI,它是124万手,第二名是布伦特的85万手,第三名就是中国的14万手。”
从石油交易品种看,目前全球范围内缺乏以中质含硫原油为标的的定价基准,上海原油期货交易正是以中质含硫原油为标的,采取了差异化竞争的路线。另外,上海地处伦敦和纽约之间,能够弥补WTI、布伦特原油期货在时区分布上的空白点,从而形成全球24小时连续交易的格局。蓝皮书预计,上海原油期货有望打造亚洲原油定价的基准。
此前,亚太地区的日本、新加坡等国已经探索并建立了原油期货市场,但影响都不大,并没有形成原油贸易的基准价格。为何上海原油期货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初见成效呢?钟健说,这是因为上海原油期货拥有日本、新加坡等亚洲竞争对手难以比拟的优势:“新加坡和日本曾经在20多年以前开业的市场全部萎缩,中国的优势主要是具有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量以及中国巨大经济体的地位,决定了中国石油市场在全球石油市场的地位,能够在长期以来被欧美国家主导的国际油价中去获得应有的权力。”
尽管上市以来,上海原油期货一路高歌猛进,但毕竟才刚刚起步一年多,无论是成交量还是国际化水平,都跟WTI和布伦特存在不小差距。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认为,上海原油期货想要在未来真正成为亚洲原油定价的基准,一系列配套机制还需跟上:“我们目前怎么能够从主要与国内买家卖家转到国际的参与,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期货市场影响力的核心所在,这个核心所在其实跟中国目前的金融改革有直接关系,比如说外汇进出更加灵活一点,提供相应的外汇跟金融方面的方便。”